生死救援,铸就传奇
1951年6月的一个夜晚,注定成为姜淑华人生中最难忘的时刻。当时,她负责后送志愿军重伤员回国治疗,列车行至新成川时,突然遭到美军飞机的狂轰滥炸。炸弹如雨点般落下,列车被迫停开,整个车厢陷入一片混乱与恐慌。然而,姜淑华没有被恐惧吓倒,她迅速镇定下来,一边大声呼喊,组织能行走的伤员就近转移,一边对着不能行走的重伤员坚定地说:“同志们,不要慌,有我就有你们!”
在纷飞的炮火和呼啸的子弹中,她不顾个人安危,一次次冲向重伤员所在车厢。她用自己柔弱的肩膀,艰难地将15名重伤员逐个背到安全地带。每一趟往返,都是与死神的赛跑,稍有不慎,就可能被炸弹击中、被流弹射中,但她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把战友们救出去!成功转移伤员后,她又马不停蹄地展开救治,凭借着精湛的医术和顽强的毅力,将伤员们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
还有一次,病房不幸被敌机扫射起火,火势迅速蔓延,浓烟滚滚。姜淑华没有丝毫犹豫,她毫不犹豫地冲入火海之中。火舌肆虐,浓烟呛人,她的衣服被火烧着了,头发也被烧焦了,可她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救伤员!她在火海中穿梭,一个又一个地将伤员抢救出来,直到所有伤员都脱离危险,她才瘫倒在地 。
荣耀时刻,激励后人
姜淑华的英勇事迹传遍了整个志愿军部队,她荣立大功一次,还有一大功和两小功(结合简历,其曾荣立大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5次 )。她的画像被印制成宣传画发行,成为鼓舞全军士气的精神象征。1951年国庆前夕,姜淑华作为志愿军杰出代表,获邀参加国庆观礼。站在观礼台上,看着整齐的受阅队伍迈着铿锵步伐走过,听着群众的欢呼声响彻云霄,她深深感受到祖国的强大与人民的力量,内心的自豪感与使命感愈发强烈。
同年10月,姜淑华作为志愿军代表,参加了政协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会议期间,她受到了毛主席的亲切接见。毛主席的握手和鼓励,让她倍感温暖与振奋,也让她更加坚定了为国家和人民奉献的决心。会议期间,宋庆龄也与她合影留念,这一珍贵的瞬间,记录了姜淑华的荣耀时刻,也彰显了她为抗美援朝战争做出的杰出贡献 。
在漫长的军旅生涯中,姜淑华历任第三野战军九兵团19院护士,志愿军总后勤部四分部三十三院护士,志愿军总后勤部四分部休养所护士长,旅大驻军215医院妇产科护士长,西藏南军分区门诊部护士长,西藏军区总医院内科(干部病房)护士长,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野二院内科护士长、助理医师,总后325医院军医、主治军医 。1955年授予少尉军衔,1956 - 65年授上尉军衔,技术7级,副师职,1988年3月离休 。她还曾参加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上海等战役战斗 ,1955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授予的解放奖章,1988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授予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功勋荣誉章,被评为军先进工作者2次,市模范1次 。
结语
姜淑华的故事,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无数英雄事迹的一个缩影。她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勇敢、什么是担当、什么是无私奉献。她是战场上的白衣天使,是战士们生命的守护者,更是中华民族的英雄。如今,虽然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但姜淑华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传承。让我们以她为榜样,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勇敢面对困难,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