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角戏是一个人的孤独,也是一群人的狂欢。独角戏剧节是一个人的心愿,也是一群人的壮阔。伴随着郭笑《象棋的故事》、张乐《沉江》和孙书悦《年龄是一种感觉》三个独角片段的现场呈现,近日,第三届国际独角戏剧节在鼓楼西剧场拉开帷幕。
开幕式上,鼓楼西戏剧创始人、国际独角戏剧节发起人李羊朵表示,自从做独角戏剧节以来,逐渐发现独角戏这一独特的表演形式越来越受瞩目,“独角戏开始被更多人关注,也迎来了很多影视明星的加入,比如辛芷蕾的《初步举证》,杨皓宇的《每一件美妙的小事》,张一山的《一地鸡毛》,他们出色的演技,让更多观众因为他们而走进剧场,也让越来越多的观众爱上独角戏。”
在回顾前两届独角戏剧节的历程时,李羊朵表示:“回顾前两届,我们一共推出了来自希腊、丹麦等多个国家的17部剧目、55场演出、14部独角短剧、13场独角对话、4部沉浸式独角秀,对独角戏的编剧、导演和表演经验进行了全方位的探讨,并且让独角戏剧节流动到了天津、石家庄、成都等城市。”据悉,本届戏剧节将带来更多元的声音和更广阔的视野。其中剧目涵盖从经典文学到先锋实验,从内心独白到社会叙事的广阔光谱。“今年,我们将推出来自中国、美国、西班牙、格鲁吉亚、阿根廷等国家与地区的18部顶尖佳作,其中4部国外作品,14部国内作品,另有10部独角短剧竞演、5场独角对话。我们不仅延续了与国际前沿戏剧的对话,更有力地推介了华语世界的优秀原创剧本。”李羊朵表示。
此外,第三届国际独角戏剧节更拥有强大的发起人和专家团,发起人包括濮存昕、罗锦鳞、佐藤信、孙桭策、王晓鹰、喻荣军、任冬生、司徒慧焯、周可、丁一滕,专家团包括宋宝珍、马维干、吴晓江、羊驰、方旭、刘科栋、高子文、杨彬、宋之歌、陈樱之、李国杰。
作为发起人代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艺术总监喻荣军表示:“独角戏的魅力就在于,演员在台上无处躲藏,一切细节都会被放大,所以既需要保有真诚,又需要使用多种手段与观众交流,把一切献给观众。独角戏不是情节的简单,而是精神的深潜、思想的碰撞,于极简中见繁盛,于孤独中见众生,于极致中见本真。”
作为导演代表,来自韩国的国宝级导演孙桭策介绍了独角戏的历史渊源和独特魅力,他表示:“独角戏需要通过演员的真心与观众的想象力共同完成,它是人与人之间最简约、最直接的语言,也是戏剧艺术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的表现形式。因此,独角戏是所有演员都渴望挑战的表演艺术的巅峰。”而他的经典独角戏《墙壁里的精灵》未来也将制作“鼓楼西戏剧”版本。来自美国的约瑟夫·格雷夫斯作为国外剧组代表,现场分享了西方戏剧史中独角戏的渊源,最早可追溯到“荷马史诗”时代的游吟诗人,作为一位挚爱独角戏的创作者,他认为,戏剧是连接演员与观众的纽带,一部独角戏是否成功,首先要看是否可以建立起与观众的连接。
刚刚在鼓楼西剧场完成独角戏《一地鸡毛》试演的张一山,即将带着自己的这部舞台新作亮相第三届国际独角戏剧节。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11年,一路走来拍了很多影视剧,张一山自言“上舞台还是很忐忑”。虽然很少聊创作背后的事,因为他认为无论镜头前还是舞台上的表演,只需要给观众结果,但张一山还是分享了之所以敢走上舞台的心理变化。
当“鼓楼西”邀请他来演刘震云的《一地鸡毛》改编的独角戏,而且在剧中更要一个人演15个角色时,张一山辗转反侧了半个月,“想起这事心就在嗓子眼儿,心跳加速,那是非常奇怪的一个感受。演出那几天,每天醒来想到晚上要演一场两个小时的戏,心也还是在嗓子眼里。”如今,该剧试演后收获了极佳的口碑,11月13日将正式登台。回想这段时间的经历,张一山表示:这是自己演艺生涯中特别好的体验。能够站在舞台自己一个人去表达,算是完成了自己作为一个演员的心愿,很难也很激动。人的能量是很大的,你也不知道自己有多大的潜力,每天上台前都感觉自己会撑不下来,但每天都撑下来了。舞台表达中甚至会抽出某一个视角坐在观众席上看着自己的表演,这种感觉太奇妙了。
而作为青年创作者云集的一届国际独角戏剧节,独角戏展演单元和独角短剧竞演单元的剧组代表集体发出了青年戏剧人的宣言,更有校园剧团的学生代表,和众多青年创作者一道拉开了本届独角戏剧节的大幕。据悉,开幕式之后,将会有戏剧论坛、独角戏专题朗读会、独角戏对话等戏剧活动陆续展开。(记者 郭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