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IMAX首席执行官Rich Gelfond表示,中国将在两年内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影市场。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通报,2015年中国国内电影总票房为440.69亿元,比 2014年增长48.7%。而美国去年电影票房只有104亿美元,同比下降5%。按照中国电影市场年均30%的增速,到2016年,中国电影总票房有望接近600亿元。
促成电影票房快速增长最直接的因素是2015年影院建设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年新增银幕8035块,全国银幕总数已达31627块。二三线城市成为增速最快区域。而电影票房增加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电影质量的总体提高。
数据显示,在440亿元总票房中,国产影片票房271.36亿元,超过进口片占总票房的61.58%;在去年票房过亿的国产影片达到47部,有 11部“单周票房”突破10亿元,分别来自于2月春节档、7月暑期档、10月国庆档、12月贺岁档以及《速度与激情7》《复仇者联盟2》两部大片的上映周。此外,全年最低一周的票房也有4.4亿元,这被业内人士称为“全年无闲档”。
值得注意的是,观众购票方式的变化也深度影响着票房的变化。据了解,2015年观众网络购票数额首次超过线下购票,占到六成以上。由阿里影业旗下淘宝电影与华谊兄弟研究院联合推出的《2015中国影市报告》认为, 国产电影取得的超高票房,除了日益上升的制作质量外,也得益于在线票务网站的助推。去年,仅淘宝电影参与合作的100部重点影片,票房总计就达230亿元,占据了国产电影总票房的85%。去年国庆档期间,有七成消费者通过在线票务平台购买电影票。
透过购票平台数据分析,电影行业能及时调整自己在制作、宣传、发行阶段的策略。比如,在贺岁档,25岁以下人群购票比例已经超过了70%,这群年轻观众的特点是,比25岁以上观众更爱发表对影片的看法,而在所有类型影片中,喜剧片往往能得到最多的评论。
值得注意的是,国产电影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局面仍未有太大改观。近日,国外媒体报道,在国内取得不错票房与口碑的《捉妖记》《港囧》《寻龙诀》等影片,无一例外在国外收获惨淡票房和大量负面评价,除了固有的文化差异外,国产电影在创意、情节等各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