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由汤姆汉克斯主演的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影片《萨利机长》正式登陆中国大银幕,该片以其朴实感人的情节,精彩的演绎,不仅获得了欧洲影评人及公众的口碑,票房也一路飘升,并被誉为近年来最好的影片,主演汤汉克斯也再一次彰显了实力派演员的表演魅力。
那么,哈德逊奇迹到底是怎样的一个空难事件呢?今天,小编就来带领大家重温一下这场“感动全美的”空难奇迹。

萨利机长
2009年1月15日,全美航空1549号班机从纽约拉瓜迪亚机场起飞,准备飞往北卡罗莱纳州的夏洛特。但起飞约5分钟后出现引擎故障,怀疑由飞鸟“卷入”客机两侧引擎所致。
飞行员切斯利·B·萨伦伯格三世随即呼叫长岛地面控制中心,称客机遭遇“双重鸟击”。技术人员说,由于两个引擎均无法运行,客机难以返回起飞机场。
萨伦伯格三世知道附近的新泽西州泰特伯勒有一个小型机场,但他最终决定放弃这一着陆点,改向哈德逊河方向滑翔。
现年64岁的乘客伊丽莎白·麦克休回忆说,飞行员通知乘客“准备经历碰撞(着陆)”。接着,乘务人员指示他们双脚平放于地、注意低头和保护头部。
另一名乘客告诉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记者,他一开始以为飞行员要在地面紧急降落,但往窗外一看,意识到“天哪,我们是要往河里去”。
客机坠河后没有立即沉入河底,而是在水面上一边打转一边顺着水流往南漂,这给救援提供了宝贵时间。“纽约水上出租车”轮渡公司负责人汤姆·福克斯说,飞行员选择在河面“着陆”真是明智之举。

纽约市消防部门15时31分接到首个报警电话,消防车不到5分钟便抵达事发现场。河对岸的新泽西州威霍肯市警方、消防队员和医疗救护人员也在几分钟内到达。另外,海岸警卫队等机构迅速支援。
目击者尼尔·赖雪说,他从附近一幢大楼的27层公寓内看到,“客机入水后,纽约市和新泽西州的渡船不到一分钟便朝事发水域驶去”。
第一艘参与救援的“托马斯·卡坦扎罗”号渡船船长文森特·隆巴尔迪告诉美联社记者,渡船上的乘客帮船员一起向客机乘客投掷救生衣和绳索。这艘船共救起56人。
参与救援的“托马斯·基恩”号渡船船长布里塔妮·卡坦扎罗现年20岁,上任才5个月。她说:“我们每个月举行两次救生演习。我知道自己该怎么做。”
事发后,共有14艘轮船参与救援。不少轮船闻讯赶来,发现救援工作早已井井有条地展开,于是选择在远处观望、以免添乱。
纽约警员迈克尔·德莱尼和罗伯特·罗德里格斯从一架直升机上跳入哈德逊河,救起一名落入水中、手抓渡船边缘的女乘客。当时气温低于零下6摄氏度,这名乘客“冻得厉害,没办法自己爬上船”。
多名警员进入机舱,确认乘客和机组人员全部获救后才离开。
电影预告片
感动全美
纽约州州长帕特森称这起事件为“哈德逊河奇迹”。纽约市市长迈克尔·布隆伯格称赞飞行员萨伦伯格三世表现出色。“全体人员获救后,他(萨伦伯格三世)在机舱内来回走了两遍,确认没有落下一个人,”布隆伯格说,“他最后一个离开机舱。”
技术人员说,操纵客机在河面降落绝非易事,角度稍有偏差便会令机翼折断、机身扎入河底。萨伦伯格三世的出色驾驶不但保住了大家的生命,而且为后续调查保留了证据。这架客机现正“拴”在纽约曼哈顿的巴特里·帕克城码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