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培训
 
聆听世界
 
学员留言本
 
社教部相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 本站新闻 | 综艺专 | 培训信息 | 节目购销 | 中心人物 | 广电常识 | 合作信息 | 艺考资讯 | 影象三晋 |
本站新闻

发挥承东启西的优势 加快“太原经济圈”建设


 

 

山西省戏剧电视艺术中心网络信息部消息:

8888今年9月,在太原举办的首届中国(太原)国际煤炭与能源新产业博览会吸引了来自40多个国家和22个省区市的代表,有103家境外行业领军企业和218家国内知名企业赴会参展。博览会为煤炭和能源新产业的交流与合作搭建起了一个有效的平台,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更多更深的思考。如在全球能源问题越来越突出的背景下,作为煤炭

资源相对集中的黄河中游各省区,如何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长期可靠的能源保障;太原经济圈如何为黄河中游部分新兴城市乃至中西部地区提供能源深度开发、物流配送以及科研、金融等方面服务,成为促进黄河中游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等。这些都是关系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课题。

  一、黄河中游经济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发力点

  黄河中游经济区以晋陕内蒙古黄河段为主轴,包括山西、陕西、河南、内蒙古和宁夏3省2区的部分城市。这一区域承启东西,纵贯南北,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必将成为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发力点。

  首先,黄河中游经济区拥有丰富的资源,具备工业化中期阶段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资源优势。对能源的高度依赖是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典型特征。黄河中游3省2区的煤炭储量占到全国总储量的68.92%,铝土矿占到42.01%,天然气占到34%,铬矿占到25.87%,铅矿占到19.04%,锌矿占到18.02%,硫铁矿占到14.01%,石油占到11.49%,铁矿占到11.06%,铜矿占到10.13%。丰富的资源为黄河中游经济区区域协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黄河中游经济区的迅速崛起,具备了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经济能力。近年来,黄河中游各省区呈加快发展的态势,2003年至2005年黄河中游3省2区的GDP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内蒙古和山西的增速位列全国前两名,陕西与宁夏增速跻身全国前10位。目前,在黄河中游经济区,继中原城市群、关中城市群之后,太原经济圈正在崛起,对周边经济振兴形成了带动效应。同时,黄河中游经济区的持续发展具有强大的政策支持优势,3省2区中,有两个属于中部地区,3个属于西部地区,可以享受到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的优惠政策;太原、阳泉、长治等一批城市作为国家确定的老工业基地,可以享受到老工业城市改造的优惠政策;山西作为全国最大的煤炭输出省,已经成为国家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试点,必将有利于推动整个黄河中游地区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和又好又快发展。

  再次,黄河中游经济区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具有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深厚文化底蕴。山西拥有全国最多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宋辽金之前的木结构建筑占到全国的72%,被称为华夏文明的“主题公园”。河南、陕西都是地下文物大省。内蒙古和宁夏其人文内涵和自然风光具有鲜明特征。这种历史文化的关联,不仅使黄河中游经济区在传承优秀传统方面有很多的一致性,而且在共同铸造现代文明方面有着更大的潜力。二、太原经济圈:承东启西的独特优势

  太原经济圈以山西省会太原为中心,以晋中市的榆次、平遥、太谷、祁县、介休,吕梁市的汾阳、文水、孝义、交城,阳泉市的郊区和盂县,忻州市的原平和定襄等县市区为核心圈,总面积大约为2.5万平方公里,在经济总量上占到山西省的40%左右,是带动全省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在承东启西方面具有独特的比较优势。

  第一,它在区位上是连接东西的结合地。太原及周边地区,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是古代沟通中西商贸、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是晋商的发迹地和中心城市,这是太原经济圈发挥区位优势的历史见证。近年来,随着对外交通网络的大规模建设,太原经济圈在联结我国东西部地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作用更为突出地表现出来。太原至石家庄,太原经大同至北京高速公路,汇入京津唐、京深高速公路网络体系。贯穿山西南北的大运高速公路从太原经过,北接内蒙古,南达陕西、河南,全长666公里,穿越全省8个地市和25个县市区。以南北同蒲线和石太线为主干,由9条大铁路干线、13条主要支线和400多条专用线构成的山西省和太原经济圈对外铁路网络,分别与国家的铁路大动脉京包线、京广线、陇海线相衔接,通达全国各个城市。特别是正在建设的太原至北京高速铁路、太原至宁夏中卫(银川)铁路,是位于京包铁路以南、陇海铁路以北的一条东西向铁路干线。工程竣工后,太原东与环渤海经济圈,西到陕西和宁夏的空间距离明显缩短,西部地区到达华北主要城市的运输距离缩短100至500公里,从而将西部地区与环渤海经济圈、东北沿海地区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将使东部的科技、经济、文化等,通过太原经济圈承东启西,更好地辐射到中西部地区,这对于缩小东部和西部地区的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第二,它是产业梯度转移的承接地。发挥承东启西的作用就是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促进中西部经济发展。太原经济圈以其雄厚的产业基础、技术基础和人才基础,必将成为东部产业转移的承接地。太原作为国家老工业基地,国家“一五”时期投资的156项重点工程,有11项落户太原。以这些项目为基础,太原经济圈的制造业快速发展,制造业竞争力在黄河中游重点城市中名列前茅,并拥有一批大型制造企业,如太原重型机械集团公司是目前我国最大的大型起重机生产基地、最大的大型挖掘设备制造基地和最大的采煤机制造基地,太原钢铁集团公司已经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不锈钢企业。同时,太原经济圈具有较为雄厚的技术力量,特别是煤炭能源领域的研发力量最为突出,现有13个能源领域的科技研发机构,2个国家级实验室,2个省级实验室,能源相关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有1万多人。另外,在长期的发展中,太原形成了一支具有丰富经验的产业工人队伍和熟悉冶金、化工、机械、煤炭开采加工的工程技术人员队伍,为承接东部制造业提供了人才支撑。

  第三,它是能源、原材料的供给地。太原经济圈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基地。省内煤炭总储量87102亿吨,占全国煤炭资源总储量的857%;保有储量2586亿吨,占全国保有储量的254%;煤炭生产量连续20多年占全国煤炭产量的25%左右,近两年进一步提高到30%,年出口量占到全国省际间煤炭净调出量的75%。同时,太原经济圈还是全国重要的新型材料生产基地,据初步估算,今年太原钢铁集团公司不锈钢产量可超过200万吨,太原富士康科技园区正在建设世界级镁铝合金制造中心。

  第四,它是华北地区重要的物流集散地。太原经济圈地处山西中部,是华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太原火车站是同蒲、石太、京原等6条铁路干线的中枢,是华北最大的煤炭编组站。大运公路纵贯全市,太茅、石太等8条公路干线辐射全省内外。“大”字型高速公路网的形成更加便利了太原与全国各地的对外交通。2006年,全市铁路、公路货物运输量18713万吨,旅客运输量3419万人次。太原飞机场目前已经开通了50多条国际国内航线,2006年航空运输量达到28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了34%。在物流业快速发展的带动下,太原经济圈已经成为华北地区重要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集散地。随着中国太原煤炭市场的建立运行和晋商银行的组建,将使太原经济圈集聚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能力显著增强。

  第五,它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交融地。太原古称晋阳,是我国省会城市中少数几个建于春秋时期的古城。古晋阳城自公元前497年前由晋国正卿赵简子家臣董安于筑建。在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太原逐渐形成了晋阳文化这一独特的地域文化,而太原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晋阳文化所独具的融合北方和中原两大区系的特殊文化特征,也决定了太原在历史和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具有的特殊作用。同时,太原经济圈特殊的区位优势,使其成为连接东部和中西部的纽带。

三、发挥自身优势:关键在于结构调整

  特殊的区位优势、丰富的资源优势、突出的承接能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决定了太原经济圈在黄河中游经济区发展中特殊的地位和重要作用。太原经济圈必须紧紧围绕结构调整,发挥自身优势,使各方面潜力变为现实的影响力。

 

  1、以加快构建太原经济圈为基础,提升拉动力。

  太原经济圈自身的建设与发展是发挥引领功能的基础和起点。太原市作为太原经济圈的中心,必须进一步加大“三大基地、四个中心”的建设力度,提高太原市对圈内其他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力;按照统一规划、同城发展的原则,实现太原与晋中的同城化,形成全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极化效应;合理布局产业,在忻州、吕梁、阳泉、晋中、朔州等市形成合理有序的产业分工,实现协同效应最大化;以中国(太原)国际煤炭与能源新产业博览会为契机,加快城市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太原周边城市与太原的通勤率,强化太原与圈内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增强太原对圈内城市和全省的服务能力;以太原为中心,在整合省内核心圈、相关圈城市力量的基础上,辐射河南、陕西、内蒙古、宁夏等周边省区的中小城市,形成全新的太原经济圈架构,提升对黄河中游经济区的拉动力。

  2、以文化经济一体化为取向,扩大影响力。

  要突出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引领和提升作用。一方面要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以晋文化为核心,以文化精品生产为重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做强做大文化产业,充分发挥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加大对太原市集三晋文脉与现代气息于一体的特色文化名城建设力度,扩大太原经济圈的文化影响。另一方面要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在经济发展中注入更多的文化内涵,提升物质产品的文化品位,大力发展企业文化、产业文化,推动文化与经济在产品和产业层面的统一,实现产业影响力与文化影响力的结合。

  3、以发展新型工业为龙头,强化竞争力。

  太原经济圈丰富的煤炭、原材料等资源是工业化中期阶段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黄河中游经济区发展的物质基础之一。太原经济圈要充分发挥和提升现有的能源原材料等传统产业的优势,抓住中国(太原)国际煤炭与能源新产业博览会和国家实施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利时机,大力整合能源资源,推动煤炭产业规模化和深加工;以不锈钢深加工为核心,充分利用现代高新技术装备和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建设和生态经济建设,全面提升传统产业的竞争力,实现传统产业新型化;以镁铝合金为中心,大力发展新型材料产业,促进新兴产业的崛起;以全面强化产业整体竞争力为目标,通过产业转移和技术辐射,重新安排圈内的产业布局,形成有序的新型工业结构,探索出一条资源型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4、以适应东部加工制造业转移为着眼点,拓展承接力。

  产业梯度转移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随着东部劳动力成本的提高,相关产业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太原经济圈承东启西的特殊比较优势和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必将成为承接东部加工制造业的前沿阵地。一方面要挖掘老工业基地的潜力,充分利用现有的制造业基础和科研基础,积极推动传统制造业的转型,提升现有产业的层次,实现与东部加工制造业的对接。另一方面要加强人力资源培训,夯实产业配套能力,不断提高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能力和水平。更重要的是,太原经济圈要积极创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尽可能地降低新兴产业发展的商务成本,全方位拓展产业承接能力,以产业承接引领黄河中游经济区发展。

  5、以壮大物流业为突破,增强辐射力。

  物流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太原经济圈的优势产业。太原经济圈要以壮大物流业为突破,构建以太焦线、同蒲铁路和石太高速铁路、太中银铁路为纵横主轴线,连接秦皇岛、天津、青岛、黄骅等港口,深入西部的运输网络,形成集公路、铁路、航空为一体,贯穿东西的大物流体系。同时,积极培育各种现代物流企业,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重点引进一批国际知名的物流企业,带动本地物流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依托现有的优势产业和专业市场,建设一批大型物流园区;加快培育现代物流人才,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奠定人才基础;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物流技术设施,建设覆盖全省的物流信息与管理监控体系,全面强化太原经济圈承东启西的辐射力。

  6、以繁荣现代服务业为重点,加大驱动力。

  服务业是现代社会的支柱产业,也是太原经济圈的软肋所在。太原经济圈要以建设现代商务中心、黄河中游区域物流中心、“华夏文明看山西”国际旅游中心和服务全国煤炭交易的金融中心为目标,以商业、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的崛起为基础,以商务、金融保险、教育培训、文化旅游、房地产、信息服务、文化产业等现代服务业的繁荣为重点,进一步完善相关地方行政法规,落实相关优惠政策,降低进入门槛,整合服务业资源,形成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有效机制,实现服务业与相关产业的协调发展,为太原经济圈发挥承东启西比较优势,促进黄河中游经济区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7、以催化创意产业为先导,提高创新力。

  太原经济圈要以国家的有关政策和太原高新区文化创意园区的优惠政策为支撑,以建设创新型经济圈为目标,大力培育城市创新文化,为创意产业的生存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文化土壤;加大对创新意识培育、创新人才培养、创新体系构建、创新园区建设的力度;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利用老工业基地优势,壮大工业设计、工艺设计、产品设计,积极推动创意产业与传统产业的结合;抓住太原服务业发展机遇,推动建筑设计、景观设计、旅游设计等产业的发展,真正提高太原经济圈的创新力,使创新成为实现率先发展的不竭动力。



...........................................................................

 
 

社教部动态

.....................................................

中心快讯

关于我们 | 社教部博客 | 文艺部播客 | 录音预约 | 社区登陆 | 广告服务 | 招聘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351-4725884 (0)13834534846 8渝ICP备07001026
网络维护:山西省戏剧电视艺术中心网络信息部